跳到主文
部落格全站分類:休閒旅遊
為持續「願景在地─暢行台灣」實踐,記者與肢障團體實地檢視台北捷運空間設施,結果查出種種缺失。閱畢上述新聞,筆者不知該笑或是該哭?
因為「發現缺失,改善問題」,足以關心弱勢生活,值得嘉許。然而,凡事非要採取消極式「治療膿包」嗎?
假設在建設無障礙電梯、廁所、自動櫃員機前,能徵詢殘障人士,或者聘請肢障人士規劃,豈不收到「預防重於治療」功效嗎?
重慶師範大學鄭璇聽障教授疾呼:「聾不是殘疾,它是世界多元化的特徵;聾不是不正常,它只是生活方式上的不同;苦難的根源不在於聾本身,而在於殘疾的社會」。
需知「盲人摸象」全非屬實,而是明眼人透過想像力杜撰。想像與實際之間,差距千里。當今社會凡是涉及殘障族群之建設,並無聘請殘障人士為顧問,其建設不也充斥「盲人摸象」模式嗎?殘障族群之痛,關鍵在於無主權。唉!
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-Text RSS service —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'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's site,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.org/content-only/faq.php#publishers. Five Filters recommends:
2016韓國代購網 , 韓國代購化妝品 , 韓國代購批發 , 韓國代購教學---韓國代購/追加/寄貨
newho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