〔自由時報記者張存薇/台東報導〕台東、澎湖同樣發展觀光,議員黃秋指出,澎湖街道、碼頭十分整潔,「要找到一根菸蒂都不容易」,反觀台東街頭少不了檳榔渣、菸蒂、狗大便,建議縣府首長帶頭做起,養成民眾生活好習慣。
黃秋昨天在議會質詢時說,縣議會考察團五月底赴澎湖,對於當地環境整潔、有口皆碑,即使連偏遠的望安、七美離島,也很乾淨,連平常抽菸的成員都不敢亂丟菸蒂,不過台東街頭少不了檳榔渣、菸蒂,還有鋁箔包、塑膠袋。
她進一步說,當地人表示,遊客下午三時多離開後,在地清潔人員立刻整理乾淨;一開始,則是由縣長與一級主管帶頭沿街撿垃圾,前幾次商家、民眾不以為意,但撿垃圾行動持續下去,民眾深受感動而配合,造就了澎湖現今乾淨的環境。
黃秋說,台東民眾公德心的確有待加強,帶狗散步會隨身帶塑膠袋的少之又少,不一定要花錢才能把事情做好,建議把台東訂為環保城市,由縣府首長帶頭做起,讓縣民養成習慣,不要再隨手丟檳榔、菸蒂及垃圾。
劉姓市民說,台東市中央市場周邊、正氣路攤販聚集之處人潮多、地上垃圾也多,其他如海濱公園等景點,有些民眾喝酒、吃零食逗留到深夜,吃完垃圾也不會帶走。
劉姓市民指出,台東人吃檳榔的人不少,大家貪圖方便,通常邊吃邊吐,路旁水溝蓋上「血跡斑斑」,且可能因為裝行車紀錄器的車子不多,檢舉亂丟垃圾的人少,很容易隨手丟菸蒂,或者直接把喝完的飲料罐往路邊機車上一丟。
縣長黃健庭表示,縣府很重視環境問題,除了地區清掃是公所職責,縣府一年也舉辦兩次鄉鎮市、村里的清潔競賽,名列前茅者給與獎金鼓勵,排名殿後者則公布名單,就是希望激起民眾的榮譽心。
黃健庭表示,另一個重點在公民素質問題,為了減少垃圾量,縣府已把檢舉亂丟垃圾獎金由三成提高到五成,檢舉件數變多、且計畫還要再往上調獎金,不過處理人力增加、對財政影響,均要再考量。
縣環保局長黃明恩表示,街道清潔是市公所負責,縣府雖協助編列人力打掃,但市區至少五、六十條道路,人力有限,有的街道一週只能清掃一到兩次,垃圾真的是掃不完。